金融资讯
多元资产配置需求下 基金公司加速布局海外业务

证券时报记者 陆慧婧

国内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基金公司布局海外业务热情高涨。近一阶段,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资格、设立香港子公司等工作的审批都在加速推进。

在多元资产配置需求下,基金公司申请QDII业务的需求更加迫切。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民生加银基金今年4月递交的QDII业务资格申请已于9月25日获得第一次反馈意见。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兴全、汇丰晋信、摩根士丹利华鑫等6家基金公司提交了QDII资格申请,除民生加银基金外,中欧基金也已获得第一次反馈意见。

在这些公司申请资格的同时,已有公募管理人通过QDII资格审批。6月份以来,上海东方证券资产、创金合信基金陆续获得QDII业务资格,而去年仅有万家基金新获批QDII资格。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其所在公司QDII业务刚刚起步。近一两年获批QDII额度暂用于专户,以投资海外债券市场为主,产品定位偏稳健。公募产品目前仍仅限于投资沪深港三地,还没有“出海”产品,毕竟相比欧美等海外市场,投资香港市场的产品更易于被大众接受。

相比之下,大型基金公司布局公募QDII更为积极,易方达、华夏、天弘、嘉实等基金公司都有新产品上报,包括易方达中短期美元债、华夏龙腾医药创新股票、天弘越南市场股票等11只QDII基金。

 

基金开展国际业务的另一重要方式是设立香港子公司,今年以来加入的公司也越来越多。审核情况公示表显示,今年以来,建信、鹏华、汇添富、永赢等4家基金公司提交了设立香港子公司的申请。9月23日,建信基金的申请获得第一次反馈意见,9月26日,永赢基金的申请接到补正通知。今年7月,中欧基金以190万元自有资金收购香港中睿资产100%股权。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随着A股市场纳入MSCI等国际重要指数比重提升,北上南下互联互通资金规模增长迅速,国内资本市场加速连接国际市场,也刺激了基金公司去香港及其它海外市场分一杯羹的兴趣。

2008年5月政策开闸,允许基金公司到香港设立子公司等机构,从事资管业务。此后,一批基金公司赴港设立子公司。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家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

 

【声明】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提供思考与研究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手机扫一扫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北京基金小镇动态   营业执照
入驻咨询:
010-56860966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30-17:30)
北京基金小镇 京ICP备160087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