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讯
基金运营如何挺住疫情开市大考?

公募基金运营人员在节后开市日的彻夜战斗,迎来了监管部门的官方认可。

2月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发布文章坦言,防疫期间的节假日调整,对基金运营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由于各大交易场所将本应于1月31日的开始时间后延至2月3日,直接导致整个基金行业运营相关日期、计息规则、系统参数等方面的修改。

一、启动了相应的应急机制

据中基协总结,相关修改带来了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调整涉及面广。既包括基金投向场内外业务的账务处理、头寸管理及清算交收时间,又涵盖投资者申赎、开户申请确认日期及划付日期,货币基金节假日收益同时也要进行修改。这些都需要统一大量变更系统参数和开发新系统功能。

二是产品运营工作量大。2月3日要处理的产品数量不仅包括六千多只公募基金以及T日估值的其他资管产品,还恰逢年金产品的定价日披露净值,保险产品的月度结账,以上产品净值的发布均需要管理人和托管人核对一致,工作量之大超乎想象。

三是防疫期间人手短缺。防疫期间为避免交叉传染,机构人员无法统一集中办公,而这些工作涉及大量手工调整,现场值班人手严重不足,沟通协调成本激增。

据中基协文章透露的信息,直到2月4日凌晨2点,基金运营才完成交易所上市基金的净值核对和报送,而凌晨6点,所有基金净值核对方才完成,而直到当天上午9点,投资者申购赎回数据的份额登记,并发销售机构提供投资人净值展示才基本完成。

早在2月4日,记者已对运营人员的巨大工作压力和加班现象进行了报道,彼时诸多基金运营人员加班至第二天凌晨,甚至部分产品的TA注册登记直到第二天6点钟才开始启动。

但在诸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公募行业最终度过了这一难关。据中基协披露,行业对这一运营风险的应对与监管部门的协调以及行业机构的积极准备有关。

“协会积极协调,中国结算、中央结算、上清所等基础设施机构相关负责人与行业机构充分沟通,明确受春节假期调整影响的质押式回购交易补偿资金、买断式回购交易利息补偿资金和净价交易债券应计利息等业务规则;行业机构和信息技术服务机构也加班加点,第一时间完成针对交易日延期的新功能开发,加强系统测试,确保系统调整方案符合行业实际需求,协助行业平稳过渡;47家托管人建立了紧急联络人机制,通过微信公众号公示托管人总部及北上深等主要运营中心的紧急联络人及其联系方式。”中基协透露。

事实上,不少公募机构也早在开市日确定之时的1月27日,就启动了相应的应急机制。例如光证资管当日放弃春节假期,提前部署公司远程办公技术支持工作,加班准备估值清算工作,参与全行业延期开市测试,与交易对手做好延期交易清算事项沟通;博时基金当天调动全部运营人员远程加班,并将庞杂的待处理数据细化分类,并交由IT、系统服务商、会计核算人员及时跟进;招商基金也于当日召集核心骨干,全面排查春节假期调整对各业务类型影响及技术解决方案。

此外,不少托管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应急小组,对接市场延期开市的安排。例如工商银行在春节期间组织14名员工坚守岗位,北京、深圳、浙江分部建立了 AB 岗工作制,通过现场办公和远程办公方式,保障业务持续营运;而农业银行则自1月28日开始组织20余名在京和在津党员研究制定运营应急预案。

二、基金运营亟待科技变革

中基协文章反思称,此次防疫大考后基金运营亟待科技变革。

 

“尽管行业已成功应对了本次疫情造成的种种运营困难,但如何运用先进科技,更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响应业务需求,是疫情防控结束后基金行业急切要反思和总结的问题。”中基协表示。

“例如,创新‘梳理规则-开发实现-测试检查’的传统系统开发流程,改革现有业务处理步骤为不可逆序操作的环环相扣的串联关系,避免工作量激增的误操作;进一步强化系统智能化程度、提高科技运用程度,建立远程办公机制与能力,以应对紧急情况下工作量大幅提高的情形;优化托管人复核流程和手段,提高托管人与基金管理人的沟通效率,履行基金受托人责任和信义义务。”中基协指出。

 

【声明】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提供思考与研究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手机扫一扫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北京基金小镇动态   营业执照
入驻咨询:
010-56860966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30-17:30)
北京基金小镇 京ICP备16008758号-1